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感语录 > 正文

禅意人生,游走红尘

来源: 娱乐文学网 时间:2021-08-28

禅意人生,游走红尘

一念一心痛,一情一生殇。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诗一盏茶,一坐一生静。——题记

凡尘俗事,总让人沉溺,人们贪恋人间繁华,自己把自己圈在了欲望里。而繁华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打捞不起水月,折不断镜中花,空空也。

在很深的红尘处,那里有芸芸众生生的希望,世人渴求能够有那云中仙子踏云而来,度一世平安。佛是慈悲的,众生皆苦,奈何辗转四海五湖,分身也乏力,顾不得所有人。佛说:“有缘我自会度你,你且自修,人世烟火总会将你逼入佛门,若看破之时,我会为你指点迷津”。我说:你且先度我,我俨然看透人世冷暖,尝尽人间烟火“。

佛终是懂我的,人生的坎坷,令我不敢去面对尘世,唯恐仅存的余温,会被薄凉的人情吸取。路过的,遗忘着,摘取的,散落着,应了佛家碣语“万事到头终成空”。也许这就是人生,无常而无味,生而畏惧死亡。

时间的沙漏细数着流年的遗失,彼岸的渡口送别了一幕幕的离别。此去经年,只道是修缘已结,尘缘已断。修缘之路风尘不绝,如若不能静心养性,摒除贪嗔痴念,只恐落得平静谢幕。我终不是放得下“痴念”之人,佛说:你尘缘未断,不是每个人断了三千烦恼丝就能修禅,青灯古佛,泛黄的书卷是永存的,你劫难未过,妄想早日脱离折磨,又怎能体会修禅之艰。待你断痴念,断尘缘,我度你远离凡尘,自此久居离恨天之上“。

我想起仓央嘉措说的:“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行,只为遇见”。而今我是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修行,只为躲避。佛见了,笑了,我问:"为何笑我"。佛侃侃而谈,缘生缘自灭,缘灭不由人,姻缘天注定,这场劫难是躲不了的,如果注定相守,那么只可静心等待,缘分到时,自然而成;若是注定离别,也只能静静等待,提早离别也是徒增烦恼。”

自此,我独居一隅,青梅煮酒,品茗赏诗,渐渐学会静心,但又做不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佛轻叩柴门,见我这般安静,微笑而语,“你可勘破浮华尘世,心不动”。我说:“佛啊,你且度我吧,你已然见我如此静心,我已放下尘世眷恋,一心修禅。”佛大笑而走,留下一句“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心不动,身不动,情不动“。

走出茅庐,去那繁华都市寻找禅意。如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禅意就算有片面的认识,不枉走此一遭。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我不知别人如何理解“大隐”,“中隐”“小隐”,隐是不是有消极避世的思想?参禅与隐又有何挂钩,迷茫中,佛一语警示,“且去寒山寺走一遭”。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我欣然答佛:“隐与禅皆是慈悲待世人,隐追求一份安逸生活,其实内心不忘红尘,只是迫于无奈退隐。参禅追求心静,普度众生走出欲望圈子,达到空灵境界,忘却红尘繁华,不忘众生平安”。

不禁喟叹,原来,佛法无边,体现在对世人的慈悲。昔日佛祖割肉喂鹰,是为慈悲。观音大士幻化凡人,教育世人,是为慈悲。玄奘法师印度取经,度化众人,是为慈悲。

我问佛:”我心如明镜,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否与佛槛接近。佛面带笑容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不解,即是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为何慈悲?为何不放下尘世一切,任其自生自灭?佛语:“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经历风雨,经历困苦,见到彩虹的人,才可能觉悟。诸相非相得靠自己的心去尺量,松弛有度。”

我问佛:"为何世人贪恋美色,追逐繁华,到头空欢喜。”佛说:”人们的眼睛总被华丽的外表所蒙蔽,名利所缚,若心不动,则不痛。世间一草一木皆有佛性,轮回中他们选择了做草木,皆因前时做人时未参透禅,今世经历春荣秋枯,作为旁观者,以佛的身份看世人,下一世做人就会以禅的心性活于红尘中”。

禅就存在于红尘中,所谓很深的红尘,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清静的修禅道场。红尘中,懂得放下,懂得慈悲,觉悟。做到明心见性,不贪念,不执拗,是为参禅。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镜花水月的容颜,不敌荏苒岁月缓缓流。到不如一诗一盏茶,一坐一生静。

以禅的心性存于世间,以莲的品格约束自我,以花的姿态笑看人间。入得了红尘,出得了红尘。

全国癫痫病都去哪治
癫痫病的治疗偏方
癫痫病可以治疗么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