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散文 > 正文

禅茶一味

来源: 娱乐文学网 时间:2021-06-27

禅茶一味

【导读】茶性本苦,这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很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让我们在品茶的同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在我国被誉为“国饮”。这几年,宁波的茶室像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各家茶室在茶点上推陈出新,荤素菜肴、水果糕点、地方小吃,应有尽有。

茶室内一般都人工建筑了小桥流水,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引向一个个环境优美的包厢。我的坐位对面恰好挂着一幅“佛”字书法,顿时让我倍感亲切。

一位清秀的小姐为我捧上茶具和茶叶,在古色古香的音乐声中,她先用沸水浇热各式各样的茶具,然后开始泡铁观音,她轻柔的动作好似行云流水,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世俗所有的烦恼渐渐消退,心里一片空明。

服务员小姐把泡好的头杯茶双手捧给我,我提起闻香杯的一边,让茶水顺势流进小茶碗,再把闻香杯放到鼻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一缕沁人肺腑的清香进入鼻腔,此时抿一小口茶含在舌尖,清香的茶水就盛满在舌齿之间。

唐代刘贞亮曾总结过茶的“十德”,除了“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驱睡气、以茶散郁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之六德外,他似乎更看重精神性的另四德:“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喝茶是雅事,所以一起喝茶的人亦不能太俗。自古就有品茶、品人之说。而且喝茶的人数是有严格限制的,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佛教特别是禅宗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禅是讲求清净、修心、静虑,以求得智慧,开悟生命的道理;而茶的性状、追求的境界与禅十分相似。禅与茶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茶是简单的禅,是生活的禅。史料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丹丘和东晋名僧慧远嗜茶的记载,可见“禅茶一味”源远流长。

佛理博大精深,但以“四谛”为总纲,四谛就是苦、集、灭、道。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总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就是要看破生死、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本苦,这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很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让我们在品茶的同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佛教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参禅必须静虑,而人在静态中容易发困昏沉,所以能够提神益思的茶便成了禅者很好的伴侣。

现代人往往心底里欲望太多,而欲望是众苦之根。佛门曰:“无欲则刚。”佛门修行强调“看破”和“放下”,放下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五蕴”,放下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这“六根”,放下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六尘”,放下眼界以及意识界等“十八界”,总之,身心世界统统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风和日丽,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心性。

禅茶一味的含义,就是从喝茶这样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小事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

治疗癫痫病的办法
郑州癫痫医院哪家好
癫痫药好的有哪些

热门栏目